台科表技課



去年九月,我開始正式在學校教表技。如果我沒記錯,非正式的表技課是從2003年碩一升碩二的暑假開始的,當時第五屆的學弟妹經過了一學年的表現技法課,對於畫圖卻失去了信心和興趣。加上我又特別雞婆愛教東教西的,後來便答應在暑假的空檔,花一個禮拜的時間和大家一起畫麥克筆,當然,這不是老鼠會,不必繳錢入會,只要擁有一顆熱情的心,和多餘的空閒的時間,你就可以一同參予,多麼偉大的情操啊

後來隔了一年,換成了下一兩屆的學弟妹,那一年我已經確定畢業準備要去當兵了,他們應該是擔心這個學長一去不返,所以希望我能再畫最後一次的麥克筆=..=。那短暫的一兩個星期,每個人自發性的準時上到畫圖教室,到現在我還記得那些同學的模樣,單純、認真,沒有過大的壓力,輕鬆自在的畫圖,也讓自己想起大學班上上課的情景,在我心中,那才是台科大設計系。最後一天,他們準備了歡送會和一台模型車當禮物,我感動得眼淚在眶裡打轉,而心裡彷彿聽見微微細聲隱約吶喊:結束了,當兵去吧!

一年半後我帶著低能的智商退伍了,花了一些時間恢復人形,找到工作,正式當了設計師,也意外的和之前的學弟妹聯絡上,他們剛畢業不過仍留在學校跟著約聘的老師進行一些課外的設計案,他們客氣地的希望我能擔任設計顧問,給他們一些專業上的指導,當時我才進公司不到一年,實在很心虛。沒能給些有助益的建議,倒是時常潑冷水希望他們趕緊找個正式的工作。後來因此在學校遇上了院長,她一點都沒變,一點距離感也沒有,一坐下來跟我們侃侃而談最近系上的改變,和一篇天下雜誌關於設計院校的評比讓她十分不認同,「評實踐大學是較具國際觀的學校,我認同,但怎麼會連學術研究這項都將實踐評在成大和台科前頭,這叫我們情何以堪,我開始懷疑這些評比的數據是如何產生的了。」她激動地說著,讓我印象深刻。除此之外,她也談到系上因為學生變多了,專任老師負荷不了六十位左右的同學一起上課,因為設計相關課程和一般課程性質不同,老師必須接觸每一位同學,盡可能一對一地討論並實作設計或教學,過多的學生會讓教學品質大打折扣,也讓老師不堪負荷。所以系上計畫將人數過多的課程拆成兩班並由不同老師來上課。院長她知道我曾在暑假教學弟妹畫圖,因此詢問我是否有意願擔系上任聘雇教師,教大二同學表現技法課程。這突如其來的邀約,真是讓我感到受寵若驚!

我並沒有馬上答應她,因為擔心工作和學校無法兼顧,也想起自己曾說過「教育是偉大且神聖的事業」,成為正式的老師,應肩負更大的責任與義務,應嚴肅認真地對待這個相互施與受的過程,千萬不能誤人子弟。幾個月後系上秘書打電話給我,跟我簡單地寒喧,談到幾年前在學的時光,也讓我想起同學老師們和校園的氣氛。我承認,在學後期時段的光彩,讓我忘卻了早期學習的茫然與挫折,突然間我心中一片驕傲自滿,答應上課,開始整理作品準備課程。

在我學習到的觀念裡,設計師需要設計的技能與工具的增進,更需要觀念與思維上的轉變和拓展,「表現技法(或畫圖),是一項設計的技能,是幫助設計師進行表達與溝通的技能,就像語言一樣。」然而「會畫圖,不代表就會作設計;會作設計,不一定就很會畫圖,或一定要會畫圖。」「你可以尋求你擅長的語言進行溝通表達,例如作模型,3D軟體,或是畫圖;不過最重要的,不是你的語言說得有多好,而是你在說些甚麼!」因此除了教設計表現技法,麥克筆、粉彩、色鉛筆和電腦軟體,我時常在課堂上忍不住和同學們討論對設計的想法和看法,告訴他們我欣賞的好的作品和好的創作態度,甚至希望改變他們對於設計環境的美好想像與刻板印象。我討厭設計活動變得過於綜藝化,未經妥善計劃的設計競賽讓設計流於高談闊論脫離現實,少數喜好藉由媒體光說不練的設計師,讓多數人對於設計師的印象,好像就得一身黑衣、精心打扮、崇尚名牌或是雌雄難辨。我希望他們動手而非只是動口,用心大過野心。教技法不難,教觀念只能潛移默化。只要和學生談到設計,我的內心就激動了起來。談到了今年的新一代,談到我對畢業展的觀感,對今年台科大的失望,與期許。也談到了難得對於實踐大學的稱讚。事後我一直迴繞在自己的話語和情緒,想稍微檢視反省自己的言論,當然,因為思想沒有改變,所以也看不見瑕疵,只有幾個小時的失眠。

我喜歡這群小朋友,他們跟我有緣份,他們能夠感受到我的情緒,能夠傾聽我的冗長見解,忍耐我的嘮叨,他們逐漸接受我灌輸他們在思想上的改變。我不要他們崇拜別人,而是要讓別人的經驗成為自己的經歷,轉化成為對於自身成就感到滿足,感到快樂,感受生命的動力,並且珍惜當下。無論未來從事任何工作,都應如此。

我不是故意要寫下這些噁心的心靈成長雞湯,我是真心愛你們,阿們~

最後,送給大家下面幾句話
用心學習如何學習設計,多看,多畫,多讀書,多思考。
用你的生命經歷說故事,先學著別人如何表達,再練習自我表達。
創意的解答,來自有創意的提問。
謙虛而非吹噓,反省而非反動,提出建議而非只是諷諭
溫故而知新。

謝謝這些可愛的小朋友,謝謝小老師Kiwi,也謝謝幾位旁聽課程的同學,謝謝大家的用心與努力。
咱們後會有期^^

Vilnius Guggenheim Hermitage Museum by Zaha Hadid


Zaha Hadid在2008年4月所發佈的競圖結果中, 擊敗Daniel Libeskind 與Massimiliano Fuksas 等知名建築師,贏得古根漢冬宮博物館位於立陶宛-維爾紐斯城(Vilnius, Lithuania)的設計案。
發源於紐約的古根漢基金會將與俄羅斯冬宮博物館(Russian Hermitage Museum)共同使用新設計案完成後所提供的展場空間,未來落成後預期每年將會有40萬人次的遊客,博物館的展覽也將著重於新媒體藝術等層面。
隨著競圖結束,基金會正在組織一個聯合團隊,針對Zaha Hadid 所提出的設計案進行可行性研究,這座博物館預計將於2011年正式開幕,比古根漢基金會另外一座位在阿布達比的博物館還要早兩年。
這次博物館競圖前三名的設計案將會在維爾紐斯的Mekas 視覺藝術中心(Mekas Visual Arts Centre)展出。

Zaha Hadid (winner)

Daniel Libeskind

Massimiliano Fuks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