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靈感怎麼辦?

轉載自罗辑思维

做創造性工作的人,最頭疼的就是,哎,盯著電腦螢幕,沒有靈感,摳著手指頭,一個字兒也寫不出來。那咋辦呢?

我的同事,作家賈行家說,他的辦法是,想明白明天第一行字兒該寫什麼,才能停下今天的工作。那這樣就能確保,明天一開始就能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一開始找到了投入的狀態,那想法兒源源不斷地也就來了。

最近我看作家海明威的故事,他也是一樣。

一個句子,海明威寫到一半兒,今天就停下來,明天再開始的時候,面對一個殘缺的句子,馬上就能調動自己補全它的衝動,繼續下去的狀態也就找著了。

所以你看,靈感這個東西,不是什麼身外之物啊,它就是我們體內的一個連續性的狀態。找到靈感,其實也很簡單啊,要麼不要讓它停,要麼就是不分三七二十一地開始。

美國畫家克勞斯有一句話啊,說:根本沒有靈感這回事兒,要卷起袖子,才有藝術啊。

她為什麼跟在你身後?

轉載自罗辑思维

聽到一個小故事,說當年法國總統希拉克經常喜歡在巴黎的街頭散步。有一天呢,他發現一個小女孩緊緊地跟在身後,他回身就問:“這位小姑娘,你是想要我的簽名嗎?”小姑娘就說:“啊,我就是看見你個子大,天熱,我走在你影子裡面,比較涼快。”

這是個挺有意思的故事,它揭開了一個反差。就是我們看待自己,通常是用身份,比如我是一個總統,我是一個總監,我是一個父親,我是一個處長,等等。而別人看待我們呢?通常不是身份,而是你的用途。

你希拉克手裡有權力,可以幫我們這個地區爭取一個工程嗎;你學問大,可以幫我解決一個難題嗎;甚至是你個子高,可以幫我擋太陽嗎,等等。

你看,如果我們意識不到這個反差,我們就總會只用自己最認同的那個社會角色來行走江湖。那結果呢?會讓人失望,也會讓自己搞不清楚自己和社會的真實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