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間發現偶然



偶  然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寫于1926年5月﹐初載同年5月27日《晨報副刊‧詩鐫》第9期﹐署名志摩。
這是徐志摩和陸小曼合寫劇本《卞崑岡》第五幕裡老瞎子的唱詞。


陳旭光詩評:

能把“偶然”這樣一個極為抽象的時間副詞﹐使之形像化﹐置入象征性的結構﹐充滿情趣哲理﹐不但珠潤玉圓﹐朗朗上口而且余味無窮﹐意溢于言外──徐志摩的這首《偶然》小詩﹐對我來說﹐用上“情有獨鐘”之語而不為過。

詩史上﹐一部洋洋灑灑上千行長詩可以隨似水流年埋沒于無情的歷史沉積中﹐而某些玲瓏之短詩﹐卻能夠經歷史年代之久而獨放異彩。這首兩段十行的小詩﹐在現代詩歌長廊中﹐應堪稱別備一格之作。

這首《偶然》小詩﹐在徐志摩詩美追求的歷程中﹐還具有一些獨特的“轉折”性意義。按徐志摩的學生﹐著名詩人卡之琳的說法﹕“這首詩在作者詩中是在形式上最完美的一首。”(卡之琳編《徐志摩詩集》第94頁)新月詩人陳夢家也認為﹕“《偶然》以及《丁噹-清新》等幾首詩﹐劃開了他前後兩期的鴻溝﹐他抹去了以前的火氣﹐用整齊柔麗清爽的詩句﹐來寫那微妙的靈魂的秘密。”(《紀念徐志摩》)。的確﹐此詩在格律上是頗能看出徐志摩的功力與匠意的。全詩兩節﹐上下節格律對稱。每一節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都是用三個音步組成。如﹕“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殼﹐”每節的第三﹑第四句則都是兩音步構成﹐如﹕“你不必訝異﹐”“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音步的安排處理上顯然嚴謹中不乏灑脫﹐較長的音步與較短的音步相間﹐讀起來紆徐從容﹑委婉頓挫而朗朗上口。而我在這裡尤需著重指出的是這首詩歌內部充滿著的﹐又使人不易察覺的諸種“張力”結構﹐這種“張力”結構在“肌質”與“構架”之間﹐“意象”與“意象”之間﹐“意向”與“意向”之間諸方面都存在著。獨特的“張力”結構應當說是此詩富于藝術魅力的一個奧秘。

所謂“張力”﹐是英美新批評所主張和實踐的一個批評術語。通俗點說﹐可看作是在整體詩歌的有機體中卻包含著共存著的互相矛盾﹑背向而馳的辨證關係。一首詩歌﹐總體上必須是有機的﹐具各整體性的﹐但內部卻允許並且應該充滿各種各樣的矛盾和張力。充滿“張力”的詩歌﹐才能蘊含深刻﹑耐人咀嚼﹑回味無窮。因為只有這樣的詩歌才不是靜止的﹐而是“寓動于靜”的。打個比方﹐滿張的弓雖是靜止不動的﹐但卻蘊滿飽含著隨時可以爆發的能量和力度。

就此詩說﹐首先﹐詩題與文本之間就蘊蓄著一定的張力。“偶然”是一個完全抽象化的時間副詞﹐在這個標題下寫什麼內容﹐應當說是自由隨意的﹐而作者在這抽象的標題下﹐寫的是兩件比較實在的事情﹐一是天空裡的雲偶爾投影在水裡的波心﹐二是“你”﹑“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如果我們用“我和你”﹐“相遇”之類的作標題﹐雖然未嘗不可﹐但詩味當是相去甚遠的。若用“我和你”﹑“相遇”之類誰都能從詩歌中概括出來的相當實際的詞作標題﹐這抽象和具象之間的張力﹐自然就蕩然無存賸﹝再次﹐詩歌文本內部的張力結構則更多。“你/我”就是一對“二項對立”﹐或是“偶爾投影在波心﹐”或是“相遇在海上﹐”都是人生旅途中擦肩而過的匆匆過客﹔“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都以“二元對立”式的情感態度﹐及語義上的“矛盾修辭法”而呈現出充足的“張力”。尤其是“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一句詩﹐則我以為把它推崇為“新批評”所稱許的最適合于“張力”分析的經典詩句也不為過。“你”﹑“我”因各有自己的方向在茫茫人海中偶然相遇﹐交會著放出光芒﹐但卻擦肩而過﹐各奔自己的方向。兩個完全相異﹑背道而馳的意向──“你有你的”和“我有我的”恰恰統一﹑包孕在同一個句子裡﹐歸結在同樣的字眼──“方向”上。

作為給讀者以強烈的“浪漫主義詩人”印象的徐志摩﹐這首詩歌的象征性──既有總體象征﹐又有局部性意象象征──也許格外值得注意。這首詩歌的總體象征是與前面我們所分析的“詩題”與“文本”間的張力結構相一致的。在“偶然”這樣一個可以化生眾多具象的標題下﹐“雲──水”﹐“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意象與意象之間的關係構成﹐都可以因為讀者個人情感閱歷的差異及體驗強度的深淺而進行不同的理解或組構。這正是“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易‧繫辭》)的“象征”之以少喻多﹑以小喻大﹑以個別喻一般的妙用。或人世遭際挫折﹐或情感陰差陽錯﹐或追悔莫及﹑痛苦有加﹐或無奈苦笑﹐悵然若失……人生﹐必然會有這樣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會”。而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必將成為永難忘懷的記憶而長伴人生。

人生總有許多心情


http://urumadelvi.jp/feeling/

—– Original Message —–
From: <rachelhuang@twlife.com.tw>
Sent: Wednesday, July 07, 2004 9:23 AM
Subject: FW: 人生總有許多心情

人生總有許多心情~~~


為難:在擁擠的電梯裏想放屁。

幸運:在屁出來之前,其他人都下電梯了。

高興:電梯裏只有自己一人,輕鬆自在的放一個屁。

後悔:太臭了,連自己都忍受不了。

羞愧:臭味消散之前,有人上電梯。

痛苦:電梯裏只有自己和另一個人,那個人放了一個更臭的屁。

鬱悶:放屁的那個人裝作若無其事。

孤獨:放屁的人先下了電梯,自己獨自忍受屁臭。

委屈:屁兒沒散盡之前,又有人上電梯。

鬱忿:跟媽媽上電梯的孩子指著我說:媽媽,他放屁。

崩潰:媽媽告訴孩子:總有不自愛的人!

當人真難~

[RETRO Concept Roadster] 2004/7

[RETRO Concept Roadster] 2004/7
汽車外觀造形設計的復古表現形式 / 碩士學位論文研究最後階段設計實作進行

設計案是針對特定車廠在過去所量產上市的特定經典車款車款,以復古表現形式手法進行該車 廠之新車款車身外觀造形設計。因此在設計進行前必須經過相關資料的 蒐集與過濾,首要的工作即是評估挑選對象車廠與承襲車款。 評估的標準大致上有三項原則,第一、設計案的目標對象車廠必須有長久時間的歷史背景以及一定程度的知名度、以便於從中挑選著名廣為人知的經典車款;第二、 所挑選之舊有車款案例盡可能是在整個汽車造形發展的分期中較為清楚明確的時期;第三、舊有車款應當是能夠代表當時造形風格且具有明顯特色的經典車款。
在前述幾項原則的評估下,決定以法國車廠 Peugeot 作為設計案的對象車廠,並且在Peugeot過去一百多年來所生產百餘款的量產車款中,挑選出在車廠歷史中地位重要且深具代表性的經典車款Peugeot 404,以下簡單描述介紹該車廠與車款的背景:

Peugeot汽車公司是法國最大的汽車集團,也是世界十大汽車公司之一。由 Armand Peugeot 創立於1890年,是世界上第二個歷史悠久的車廠(僅次於Mercedes-Benz)。而在1976年併購了另一家法國歷史悠久得車廠雪鐵龍 (Citroen)公司,便成為以生產汽車為主,同時兼營機械加工、運?、金融和服務業的跨國工業集團。憑藉著如此輝煌的歷史背景,Peugeot享譽盛 名的經典車款不在話下,而Peugeot 404是Peugeot在1960年所發表的車型,是Peugeot與義大利的汽車大師Pininfarina合作設計的第二款車型,受到當時消費市場的 廣大歡迎。設計大師完全支持Peugeot設計小組的理念,攜手打造「充滿現代感而不失平實」的經典車款。同時注入富有義大利血統的優雅造形,透過此車款 成功的賦予Peugeot車款全新的面貌。這項設計理念的宣揚掌握,至今仍為Peugeot成功塑造的品牌印象之一。相較於當時流行的美式風格所具有誇張 尾翼的大型車款,Peugeot 404擁有精緻、洗鍊且典雅、優美的簡約線條,雖同樣具有類似的尾翼造形,但整體呈現顯然較為保守平實,在細節部分則仍保有法式經典與高尚品味的鮮明特 色。

在評估選擇對象車廠與承襲車款之後,所挑選出的車款必須進行造形特徵的擷取,而截取造形特徵的依據是經過研究調查(在此省略)所獲得的二十二項特徵項目。

造形特徵擷取之後,此時對於該車款的造形表現已有了相當程度的了解與掌握,然而另一方面同時也得必須開始規劃新車款的設計方向,發展新車款的概念並且重新評估新車款所欲朝向的目標市場定位。

現今的汽車市場中以女性消費族群為主的車款並不多見,原因在於男性 消費族群仍為整個汽車市場的主流,家庭中的成員也以男性為主要的購車對象。唯一具有部分 銷售業績的女性區塊則是在剛步入工作職場的單身年輕女性,所對應的車款類別,則多屬於小型輕巧可愛的車款樣式。然而現今市場區塊裡其實還有一個接近真空狀 態的空間,也就是在年齡層介於30~40歲間較為成熟且事業有成的女性市場。這些在職場上頗有成就的專業女性,獨立、認真、親切自然,同時敏銳、時尚、走 在潮流前端,她們擁有自己的生活型態與主張,理所當然的,她們需要展現優雅時尚品味的汽車。這些生活型態上的訴求顯然與Peugeot 404所呈現的視覺感受相當吻合,基於這項市場性的理由,此階段的實作設計決定以此方向作為新車款的外觀型態目標,將整體的視覺感受塑造出具有簡潔、雅 緻、感性、時尚且略帶成熟、獨特的造形意向。


當舊車款的基本型態與造形特色,以及設計的概念、方向、目標市場都經過完整的了解與討論之後,設計案在設計師進行造形發展的同時,正式展開。汽車造形的發展,從車款的側視圖開始,透過色鉛筆直接在紙上繪製設計師個人所希望呈現的車款型態、造形特徵與風格樣式。


經 過初步的造形發展之後,設計提案必須經過許多階段的造形修改與圖面評選淘汰的過程,目的在適時地挑選出符合設計目標的設計提案,而這些評選的標準除了包括 設計前所訂定的規範與設計方向之外,仍包含設計師個人或設計師之間的評估篩選。經過繁複的構想發展與提案評選之後,設計案階段性地挑選出三個整體性的發展 方向,之後再進行數次的檢討與評選,以便再次挑選最終的定案,進行完整的設計呈現。





造 形設計的過程,是最難具體形容與描述的階段。不過從設計圖面的表達約略可以看出一些設計師在造形元素之間的玩味與嘗試。整體感覺是第一項考慮的重點,必須 由車身造形曲面的形態決定,大致來說,較為圓弧飽滿的曲面給人豐腴可愛的視覺觀感,而緊繃瑞利的曲面令人感受到箭鈸孥張的造形力量,具有動力陽剛的趨向。 而細緻流暢的造形曲面,則是呈現在前述兩者間協調掌握後的造形表現。
根據設計圖面的呈現,可以看出設計的重點在於整體特徵的側視車身型態、比例以及局部特徵的圓形車頭燈組造形等等,可以看出擷取自舊車款的造形特徵。而車身 曲面的表現包括自車頭延續至車尾端微幅變化的車肩曲面、引擎蓋與擋風玻璃、筆直的車邊側身、直式的後燈組等等,顯然的呈現了有別於舊車款的造形特點,藉由 接近幾何形式的單純曲面分割,讓車款的整體感受更為簡單現代,車身線條的也呈現細緻流暢的視覺感受。整體而言的視覺呈現相當接近先前所訴求具有簡約、感 性、細緻、流行與未來感。然而此階段的呈現仍然較為概略,缺少交代細節上的處理,部分概念性的表達也必須在下一階段的造形發展中加以調整改進。





最後復古實作設計案的造形表現,在多次的評估挑選後決定以複選第二案的車款造形為主,進行最後的細節修正與調整之後,以電腦模擬的方式呈現。







整 個設計案實驗性的操作了汽車造形設計的復古形式表現,由於時間與資源的限制,未能進一步完整實踐於實際車款的設計與製作上,設計的表現也僅止於初略的造形 型態的討論,無法深入檢討詳盡的細部設計例如色彩搭配、材質運用以及車內裝部分的設計,甚至製造技術相關問題。不過仍希望藉由此次實作設計的進行,能夠將 先前階段針對復古汽車造形的研究調查與探討所獲得之結果,更完整的呈現應用於實作設計的造形發展過程,具體說明復古形式在多元創意訴求下的設計表現。以下 簡單說明最後設計案的結果所呈現的特徵造形延續與轉化表達:1.新車款的整體車型特徵,例如側視輪廓和車 頭、尾比例皆承襲自舊車款的原有型態,蘊含著60年代典型的敞篷車款樣式。而車款的車前端特徵包括圓矩形的水箱護罩造形、圓形車頭燈組和引擎蓋中央稜線的 特徵、車側的電鍍車身飾條等,皆來自舊車款的原有造形特徵。而車尾的造形特徵則是以直式車後燈組造形加以轉化。

2.除了延續舊有特徵造形,新車款希望針對現代成熟女性的消費市場而呈現不同的視 覺感受。除了在車身曲面盡量以接近幾何形式的單純曲面佈局,希望讓車款的 整體感受更為簡單富現代感,車身線條的也呈現細緻流暢的視覺感受之外,設計師轉化車前水箱護罩的「圓矩型態」,利用它作為其他車身造形特徵的統一元素,加 以運用於其他嶄新的設計詮釋上,例如新的氣體放電式頭燈零件、車前霧燈、後照鏡方向燈、輪圈、車後廂特徵線、排氣管造形以及第三煞車燈等等。整體而言的視 覺呈現是以先前所訂定的設計規範中具有簡約、感性、典雅且具流行、未來感為訴求目標。

「過 去是靈感來源,而非盲目的模仿」,復古設計的理念和主張,使得設計師理解自己應當追尋設計原存的脈落與思想,更為簡單直接地處理消費者在不同生活型態下的 多樣需求,以創造更具獨特性的車款。這些混合舊有文化陳規與完美意圖的創意概念正在持續發散,雖顯粗略扼要的簡單概念似乎蘊藏著現今汽車工業發展所潛藏的 潮流趨勢與交錯關係。確切地提出了重要的觀點,任何產品都必須符合全世界市場固有的多樣性。汽車將變得越來越類似現今的產品,不斷追求消費者的信賴與忠誠 度,而概念則存在於這些新變化的開端。如果產品設計師能夠設計汽車,並且尊重汽車設計師所認為的汽車是一項牽涉廣泛的消費性產品;之後,合理的告知這項工 業在半世紀以來的改變:交通運輸已經成為汽車的次要功能,那麼未來的概念汽車會是怎樣的型態,當然值得在未來開始的最前端開拓尋找。

Designed and writed by Bos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