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工業化?

藝術若想要當飯吃,還想吃得飽吃得好,似乎得借助工業化,電影行業是個實實在在的例子。那怎樣才算是工業化呢? 用最先進的設備? 最新的技術? 最專業的人才? 設計行業也存在著工業化的問題嗎? 咱們台灣自以為已經進步地工業化了, 但是在我看來,大多的企業至今都存在著尚未工業化的問題,聽完羅胖說會知道,"工業化,不僅是用機器對產品進行大量複製,更重要的是,形成一個大規模協作的社會系統和產業共識。" 工業化是合作、系統和共識。而台灣企業的工業化,只有機器生產複製,台灣的老闆往往喜歡單幹,覺得合夥人不懂變通都是笨蛋,對外談生意搏感情買月餅靠關係走後門,企業主管多是家族經營,對內還得上演狗血的勾心鬥角霹靂火劇情。根本無法與人真心誠意的合作協作。我們要到真正的工業化,其實還缺一大步。透過羅胖的故事和觀點,恍然大悟,再次記錄一下認知升級。

原文來自羅振宇的"得到"App中的每日音頻《 第774期 | 什麼是工業化? 》 內容。未經同意轉載,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今天咱們講一個輕鬆點的故事,關於導演吳宇森的。
吳宇森,那是我們這代人心裡的電影之神啊。我們小時候就看他拍的片子,什麼《英雄本色》《縱橫四海》。後來他到好萊塢發展,拍了《變臉》和《碟中諜2》,票房成績也很好。
2000年左右,吳宇森接受了米高梅公司的邀請,去好萊塢拍攝戰爭大片《風語者》( Windtalkers,台灣翻譯《獵風行動》)。
這部電影,在當年可是萬眾期待啊,故事背景是二戰時期的太平洋戰場,男主角是當時的一線巨星尼可拉斯·凱吉,光是片場工作人員就有兩三千名,拍戲用的坦克、電報機都是二戰留下來的真傢伙。劇組的發佈會是在白宮召開的,總統布希都去幫忙站台,影響力可想而知。
不過,吳宇森運氣不太好,影片剛在夏威夷開機,就開始下暴雨,原計劃要拍的大場面戰爭戲都停工了。這雨一下就是整整兩星期,製片人急了,一個電話打給吳宇森說:“吳導演,我們很尊敬你,但天氣不好,是導演的事,責任不在我們。無論如何,你得想辦法把這兩星期的進度趕上去。”
你要是吳宇森導演,聽完這話,是不是也很鬱悶?老天爺要下雨,能怪我嗎?這屬於不可抗力,我能怎麼辦?
製片人可管不了那麼多,給吳宇森下了個指令:“你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把這兩星期的戲直接刪掉,別拍了,後期剪輯再想辦法;另一個選擇是,從後面的劇本裡刪掉兩星期的戲份。總之,務必要在計畫內拍完這部電影,不僅時間上不能超,預算上也不能超。”
聽到這,你可能更覺得不可思議了,拍電影那是藝術創作哎,又不是在工廠流水線上擰螺絲,它多少有點“靠天吃飯”的意思,為了拍好一部電影,等兩星期怎麼了?為了趕進度,就隨便刪劇本,這也太簡單粗暴了吧?
這筆賬,如果站在吳宇森的角度來算,再怎麼吐槽,似乎都合情合理。
但是,咱們換個角度,來算算另一筆賬,你或許對這個問題會有不同的看法。
剛才說了,《風語者》的劇組有兩三千人,這麼多人的衣食住行、工資,還有各種場地、服裝、道具、器材的租賃、折舊費等等,雜七雜八加起來,你知道一天的花銷是多少嗎?粗略估計,是40多萬美金。劇組因為暴雨停工兩星期,就花出去差不多人民幣5000萬,這在20年前的美國電影業,可不是個小數目。
這還只是明面上的,還有看不見的損失呢?
就拿男主角尼古拉斯·凱奇來說吧,當年那是大明星,拍一部電影的片酬是2000萬美金,而且片約一部接著一部,如果《風語者》拖延太久,耽誤了他下一部戲的檔期,這個損失,誰來負責?如果到點他進去下一個劇組,把這個劇組晾在這裡,這個損失由誰負責呢?
還有,像《風語者》這樣的大製作,後面往往跟著的是一整套宣傳行銷、全球發行、院線上映、衍生品開發等流程,如果電影沒有按時拍完,後續的所有節奏都會被打亂。要知道,一部好萊塢大片的宣傳預算,經常要占到製作成本的一半左右。
《風語者》的製作成本是1.2億美金,宣傳費用也接近5000萬美金,其中相當一部分,在電影開拍之前就已經預付出去了,比如該訂的場地、該買的廣告位等等,計畫一變,這裡面無形的浪費,那是算都算不過來啊。
所以,算完這筆賬,你或許能理解,為什麼製片人會對吳宇森下這樣一個指令了——在一個高度工業化的環境裡,拍電影,靠的不是導演一個人的才華,它依靠的是一個人員龐雜、分工細緻、合作緊密的協作體系。
當然反過來,這個體系對於搞創作的藝術家來說,也確實非常殘忍。它要求一切都事先計畫好,不能有變動,不能有心血來潮、突發奇想、反複試錯、推倒重來,在藝術創作中所有這些必要的過程,一概都不能有。如果有了,這對藝術本身也許是好事,但是對整個工業系統,就是一場災難。
我們還是拿將近20年前的那部《風語者》來舉例子。
剛才我們說到,製片人要求,因為下雨耽誤的戲份,來不及拍,就乾脆別拍了。吳宇森那是堅決不同意。道理很簡單,憑空刪掉兩星期的戲,故事情節肯定不連貫啊,這對導演來說,就相當於犯了一個低級錯誤,這不是砸自己的招牌嗎?
商量、談判、吵架、最後製片人沒轍,說:“行吧,全部完工之後,你可以補拍刪掉的戲份,但是,你得自己掏錢。”聽聽,為電影公司老闆幹活,因為天災下雨,還要自掏腰包,哪有這個道理?
但是要知道,這已經是電影公司,也就是製片人方面最大程度的讓步了。
製片人之所以鬆口,有一個隱情——當時米高梅連年虧損,正處在崩盤的邊緣,所以他們把最後的希望全部放在《風語者》的票房,盼著靠這部電影打個翻身仗,再加上吳宇森的《變臉》《碟中諜2》都獲得了商業成功,所以米高梅才咬咬牙,答應了吳宇森的要求。
吳宇森也非常較真,按自己的想法把補拍的戲份、補做的特效都完成了,全部自掏腰包,剛才我們也說了,攝製組一天的消耗是40多萬美金。加上其他費用,吳宇森一天要掏將近100萬美金。據說這部電影拍完之後,吳宇森的個人帳戶也快清零了。
可惜的是,這番苦心並沒有換來好結果。《風語者》原定的上映日期是2001年6月份,精確地瞄準了暑期檔,這可是北美電影市場一年到頭最火爆的檔期,各大電影公司那是稍尖了腦袋往裡鑽啊,如果能在暑期檔站穩腳跟,一部電影的票房就有很大的勝算。
然而,就因為補拍導致延期完工,《風語者》根本來不及在暑期檔上映,只能拖到11月份。沒想到,就在那一年,發生了什麼?你想想,那是2001年,9月份,美國發生了“911恐怖襲擊事件”,美國人都陷在悲痛當中,誰還有心思看電影啊?特別是《風語者》這樣的二戰題材,顯得既敏感又不合時宜,於是只能繼續推遲。就這樣三番五次地拖延、調檔期,最終,總成本高達1.7億美金的《風語者》在第二年上映,全球票房只有7700萬,票房可不是全部歸電影公司所有,只能分到一小部分,所以是虧得血本無歸。幾年後,米高梅破產了,吳宇森也離開了好萊塢。
好了,這個悲傷的故事講完了。為什麼要講這個故事呢?因為這個故事有助於我們重新理解什麼是工業化。
很多人都在想,內容產業怎麼工業化?又不能真的靠機器來生產內容。
對,工業化,不僅是用機器對產品進行大量複製,更重要的是,形成一個大規模協作的社會系統和產業共識。這才是工業化的本質。理解了這點你才知道,這也是為什麼買了一堆機器搞生產,仍然很難造就一個工業化國家的原因。
工業化體系的模樣,是每一個要素都靠譜,都有明確的邊界、明確的介面、穩定的交付品質、可預期的交付時間,大規模協作才有可能。產業能量才能通過大量的社會協作爆發出來。美國電影業之所以超越電影的故鄉歐洲,就是因為這一點。
那做到這一點難嗎?很難。難就難在,每一個要素,哪怕是藝術家也要無條件地接受約束,壓制自由創作的衝動,把自己嵌入那個大機器。說白了,就是把自己當作一個精准的零件。從這個意義上說,在工業化過程中,一個藝術家受到的磨難,和一位自由自在的農民要變成習慣准點上下班打卡的工人,是一樣的。
所以,工業化,本質上是人類合作的擴展,但同時也是個性的自我約束。
所以,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在工業社會,靠譜比能幹更重要。

發表留言